您现在的位置是:民政 >>正文
“父母抢孩子应入刑”:一份反家暴报告的呼吁
民政41人已围观
简介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属于家庭暴力。谭畅使用AI生成图)“抢孩子也是家暴。”2025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九周年之际,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发布了一份报告,呼吁人们关注一种隐秘的 ...
抢夺、抢孩藏匿未成年子女,应入属于家庭暴力。刑份(谭畅使用AI生成图)
“抢孩子也是暴报家暴。”2025年3月1日,呼吁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九周年之际,父母反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发布了一份报告,抢孩呼吁人们关注一种隐秘的应入家庭暴力——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刑份
抢夺、暴报藏匿未成年子女,呼吁指夫妻一方或其近亲属通过暴力抢夺、父母反拒绝透露子女下落的抢孩方式侵害另一方对子女的监护权的行为,常见于夫妻离婚前的应入分居、诉讼或协议离婚阶段或是离婚后阶段。这份《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适用拒执罪研究报告》显示,追究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一方刑事责任的比例低,违法成本低。截至2025年1月,已公开的裁判文书范围内,涉及抚养权、探望权判决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简称拒执罪)文书不足40件,每年个案数量仅为个位数。
报告提到,尽管国家已经通过颁布法律、司法解释的方式建立了遏制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法律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目前在公众、律师以及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中的知晓程度和适用率较低,未能得到有效运用。
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国际上称之为“父母绑架”“父母诱拐”。资深婚姻家事律师、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创始人李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中国,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发生率也不低。
她呼吁,对多次拒绝履行抚养权、探望权判决的行为人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责任。“必须要加大违法成本,真正震慑到抢夺方,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物化子女的思维诱发抢夺行为”
南方周末:为什么选择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9周年的时候发布这份报告?
李莹:我们机构主做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暴力案件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内容,我本人也做了很多反家暴工作。每年3月1日,我们会以不同方式推动公众关注反家暴议题,发布过很多调研报告。
去年我们了解家暴受害人主要面临哪些困境,发现抢夺、藏匿孩子的情况非常严重,已经成为社会痛点问题。
哪怕进入到执行程序,哪怕进入到失信人名单,抢夺方依然还是拒不交出孩子。所以我们觉得,必须要追究刑事责任,才能够遏制这个情况。我们也想了解,现在的司法情况是怎么样的,是
Tags:
相关文章
校服爆改辣妹装、代跳舞蹈也擦边,平台儿童网红沾上软色情
民政“被催熟”的孩子:流量经济下的未成年网红乱象调查近日,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深陷摆拍风波,“网红儿童”这一群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当儿童被物化为“流量工具”,当童真成为“变现”的土壤,在流量裹挟之下 ...
【民政】
阅读更多十六省市城商行旅游金融合作研讨会举行
民政9月22日,十六省市城商行旅游金融合作与发展研讨会暨日照旅游卡发卡仪式举行,来自国内金融界、旅游界的120多位嘉宾齐聚日照,共同探讨旅游金融合作,谋划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副市长林彦芹出席并讲话。林彦芹指 ...
【民政】
阅读更多日照上榜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
民政日前,“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在京揭晓,日照市成功上榜该排行榜“地市级Top20”榜单。此次评选是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与《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主办,参评单位主体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域 ...
【民政】
阅读更多